昨天的世界

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,世界所经历的能让人感觉到的最大倒退,莫过于对个人行动自由的限制,以及自由权利的缩小。 在1914年以前,地球属于所有的人。每个人可以去他想去的地方,想停留多长时间就停留多长时间。没有所谓的许可,没有准入。 当我跟现在的年轻人讲到我在1914年以前去了印度和美国,没有带护照,也根本没见过护照是什么样子,我总是看到他们脸上的惊奇。 人们上车下车,不需要问什么,也不被人盘问;今天人们被要求填写的上百份表格,当时一份也不用填写。没有居留许可,没有签证,没有刁难。 今天的国界线,因为大家彼此之间病态的不信任,已经被海关、警察、哨所变成了一道铁丝网,而那时的国界线无非是一条象征性的界线,谁都可以不假思索地越过,就如同格林尼治的子午线一样。

      ——斯蒂芬·茨威格 《昨日的世界》

2010年,包括叙利亚和俄国在内的几个国家组成代表团,向联合国的机构提出要求:在网络世界也同样划定主权边界。经过一年谈判,要求被否定了。理由是。因为有了网络边界,国家就可以对本国公民实行严格监控,有违互联网的开放精神。互联网本是无国界的,不应该听命于任何政府。

在宋国,1996年开始建设GFW;2015年7月1日,通过《国安法》首次明确“网络空间主权”的概念,历经20年的发展,终在互联网上划定法律意义上的界限;2024年7月,开始试行网号网证。

“网络决策国家”,如印度、巴西、以色列、新加坡、乌克兰等,对待信息正越来越倾向于采取主权式和封闭式的方法。

欧盟议会2020年6月发布了一份关于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策略的研究报告,提出将建立欧盟的“互联网防火墙”,报告明确指出这个防火墙将“像中国的一样,会封锁一部分支持或者容忍(对欧盟而言的)非法行为的第三方国家的互联网服务。”

这一天的到来,或可宣告互联网已死。真要如此,某些国家也就不必了花大价钱建设海底光缆了。

借用一下博主逸文笔记的话:互联网也曾撕开一个时代的裂缝,现在中文互联网上还有人在怀念上一个十年乃至上上个十年,怀念那时候自由的互联网风气,全世界的网站、服务须臾指间,点击可达。和茨威格一样,他们也认为那是理所当然。其实,我们都不过是见证了裂缝渐渐闭合的过程而已,现在这个过程也要降临到欧洲了。一直到有一天,我们也会像讲一个神话故事一样告诉下一代:“我们这个时代,访问外国的任何互联网服务都不需要护照。”

哲学家黑格尔发现只要人性不变,历史就会重演。而人性的改变是非常艰难且漫长的,所以历史才会不断重演。

无证上网与持证上网、建墙与拆墙也许只是摇摆的历史换个方式重复自己罢了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会不会有一天你的上网证要事前申请一年几次有效的“签注”才能上外国网,而对方国家也先给你发一个允许一年进入几次的许可呢? 上网证会不会有年审制度,会不会有信用评分,会不会被吊销,分红码绿码……这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吧。

参考网站:

  1. BBC: 俄罗斯为何无法复制中国的防火墙?, by 莎莉·阿迪 Sally Adee
  2. 欧盟议会发布的数字服务新研究: 数字服务内部市场的运作:数字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-挑战与机遇
  3. BBC: 中国开始试运行“网证”和“网号”制度 有网民担心上网权利“被剥夺”

昨天的世界
http://blog.ezdata.top/2024/08/15/22-Yesterday's-world/
Author
average Joe
Posted on
August 14, 2024
Licensed under